返 回砭术基础

立冬砭术养生之道:注意保暖,预防心血管疾病

【导读】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此时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也应顺应节气的变化,对日常生活起居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此时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也应顺应节气的变化,对日常生活起居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立冬的养生原则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

01早卧晚起 顺应闭藏 敛阴护阳
《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养阳气,晚起养阴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注意这里说的晚起不是指睡懒觉,起床时间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

立冬后气候寒冷,应注意及时添减衣物。穿着过少易感风寒而损伤阳气;衣着过多则使人腠理开泄、阳气不能潜藏,寒邪一样易于侵入。

02多晒太阳 壮人阳气 温通经脉
中医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晒太阳的时候多晒晒后背和两足,可以温通经脉,刺激局部的气血运行,为我们抵御冬天的寒冷做好充分准备。

03秋冬养阴 少食生冷 不宜燥热
整个立冬节气,应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饮食原则,可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立冬节气气温处于下跌的状态。气温较低会引发血管壁和支气管的收缩,从而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砭术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调理。

心绞痛配穴
心绞痛的特点: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或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部位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经常发生,每次持续3-5分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药后缓解。一般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是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情况适用于心绞痛已经发生的情况。今天我们从预防入手,用三个穴位来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位置。日常佩戴泗滨砭石平安扣,有需要时可在膻中穴自上而下进行刮拭。
内关穴、阴郄穴:均位于手腕部,日常佩戴泗滨砭石珠串,在两个穴位附近来回搓动、点压即可,每天不限次数。

心绞痛不同证型配穴
以上三个穴位可以说是预防心绞痛的主穴、基本穴位,适合所有人用。还有一些不同症状的人需要再搭配一些不同的穴位,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辨证施治”。

※ 气滞血瘀
【症状】胸部觉得闷、刺痛,并伴随行动加重;伴有气短乏力,汗出心悸,舌大有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
【配穴】血海(拔罐),太冲(刮痧板点揉)。

※ 痰湿闭阻
【症状】舌大有齿痕,嘴里黏,恶心,大便糖稀,食欲减退,短期乏力,血脂高。
【配穴】丰隆(刮痧板点揉),中脘(砭砧旋擦)。

※ 心肾阳虚
【症状】胸闷气短,心痛汗出,怕冷,四肢冰凉,脸色苍白,唇甲淡白。
【配穴】肾俞、心俞(砭砧热敷)。

立冬开始,寒气当令。此时我们的身体应通过“秋收”把阳气收敛于体内,不受外界寒气的侵扰。如果收敛不得当、自身阳虚的人就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寒易伤阳:“伤寒”、“中寒”等症状都是寒邪扰阳的表现;
寒性凝滞:凝气血,凝经脉,都会出现身体僵硬或局部疼痛、绞痛的表现。

从立冬开始直到第二年立春之前,保暖都是日常保健养生中的重点。保暖并不是指穿的越多越好,相反穿的太多捂出汗,更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

除了做到保暖之外,背部的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身体的背部是抵御风寒的NO.I道屏障。在日常保健中,我们可以通过热敷背部经络的方法,来激发自身的气血运行,提高对寒邪的抵御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可将事先加热的砭石按摩砧间隔热敷于脊柱上。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即可。砭石接触人体可加速微循环血液流速,热敷于背部可以激发背部大量的免疫细胞群,增强抵御寒邪的能力。

进入冬季之后,简单且有效的养生方法就属泡脚了。足部是足三阳足三阴流经之地,经常泡脚不仅可以刺激气血运行,还有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等好处。泡脚的同时可以搭配对足心涌泉穴的按摩。每次点揉1分钟,穴区应有酸、麻、胀的得气感为宜。


【本文免责声明】
1、砭萃网站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来源于网络或砭石/砭术相关出版物,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为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权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2、砭萃网所转载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所转载内容中包含“极限化”或“功能性用词”,我司声明其全部失效,所转载内容亦不作为广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传介绍依据。
3、如果您对砭萃网所载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我司进行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或删除。


上一篇:泗滨砭石怎么分优劣?这些辨别技巧

下一篇:北京同仁堂药店的砭石是什么颜色的

推荐产品
砭石百科
砭石养生
砭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