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砭石真假要注重科学依据:
1、泗滨砭石原石表皮灰黄,但经过抛光、打磨工艺制成后为黑色,长期吸附人体油脂后会变的乌黑油亮,是一种黑色美石。泗滨砭石多为黑色,但也会有极少数呈现其他颜色。要说单纯通过砭石的颜色来辨别砭石的真假,这是不科学的,完全是部分商贩的个人炒作。还有一些商贩对珠宝鉴定证书进行炒作,砭石是属于中医医疗器械类,并非珠宝,何来珠宝鉴定证书之说。 [扩展阅读:砭石颜色]
2、矿物结晶颗粒度也是鉴别泗滨砭石真伪的重要方法。泗滨砭石的矿物结晶颗粒度较小,约为0.03mm,表面精细,抛光度高。伪品的矿物晶粒粗,表面比泗滨砭石粗糙。泗滨砭石粉末捻之如面,伪品粉末捻之如沙。 [扩展阅读:砭石的五大特性]
3、泗滨砭石摩擦人体时会产生3708次超声波脉冲,频率范围(200-2000)kHz。科学数据表明,泗滨砭石是所有石材中效果较好的。伪品的科学检测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
扩展阅读:砭石的养生作用]
4、一般的泗滨砭石产品价格应该在几百圆人民币范围,但购买时必须要有商家出示的产品医疗器械许可证和各项产品科学检测报告。由于泗滨砭石原材料成本很高,因此可以断定市场上,以及淘宝上所出售的几十元产品,基本为伪品。 [
扩展阅读:砭石价格]
5、由于同仁堂中销售的砭石产品一直口碑较好,近来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冒用“同仁堂砭石”的名义,兜售自己的砭石产品。同仁堂中只出售“泗滨宝”品牌的砭石产品,大家购买时要认准品牌,切勿相信虚假宣传。 [
扩展阅读:同仁堂砭石销售网络]
相关链接:《探析砭石真相》、《专家解析:砭石选购"三步走"》
[Page]
六种可疑产品要注意:
目前由于泗滨砭石储量少,价值高,随着泗滨砭石、砭术事业的发展,假冒泗滨砭石的砭具纷纷上市,近两年来砭石伪品泛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购买泗滨砭石制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别砭石的真伪。
1、没有国家检测报告的砭石产品:有些企业所销售的砭石产品上仅有商标或个人检测机构出示的检测结果,没有国家权威部门颁布的检测报告。产品商标仅作为企业所售砭石产品的品牌,任何企业均可注册。更有甚者以珠宝鉴定证书冒充产品医疗器械许可证,混淆视听,迷惑消费者。砭石指的是可以治病的石头,只有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确定其具有医疗价值,才可称为砭石。[扩展阅读:什么是砭石]
2、能大幅打折的“砭石”产品:泗滨砭石真品原料成本很高,大幅打折的余地不大。假砭石或赝品的成本极低,可轻易地以5折、4折的折扣出售。 [扩展阅读:砭萃网优惠活动]
3、能大量供货的“砭石”产品:泗滨砭石真品制作每批数以百计,而假砭石或赝品的制作每批数以万计。真品销售企业供货能力有限而赝品销售商供货能力很强。 [扩展阅读:砭萃网产品质量保证]
4、炒作各种颜色、珠宝鉴定证书和其他概念的砭石:砭石是可以治病的石头,但不是所有的石头都能成为砭石。砭石属于中医一类医疗器械,是制作中医医疗器材的上品。单凭颜色不能辨别是否为砭石。国家珠宝鉴定标准中尚无“砭石”一项,请消费者购买时注意。 [扩展阅读:砭石到底是什么颜色]
5、“提供珠宝鉴定证书”的砭石:单靠颜色是无法辨别出砭石的真假,但很多商家借此炒作砭石的颜色概念,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依靠珠宝鉴定证书偷换概念,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或篡改砭石国家相关部门生产注册批号、质量技术执行标准、企业注册和经营地点、化学成分检测报告、放射性检测报告的,不明成分的砭石佩戴或使用后会引起慢性重金属中毒,请消费者购买时注意。[扩展阅读:低价砭石背后的猫腻]
6、黑色砭石有假货,购买需谨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黑色石头大多以泗滨砭石自居,但大多数商贩所出售的“泗滨砭石”都未经过化学元素检测,更有甚者使用“珠宝鉴定证书”偷换概念,将“微晶石灰岩”错误地理解为泗滨砭石。部分黑心商贩用黑色的大理石、灵壁石、甚至建筑类石材冒充“泗滨砭石”来蒙骗消费者。佩戴或使用辐射超标,或含有铅、汞、砷等有害元素的劣质石材,会引发人体脱发、免疫系统疾病或重金属中毒等问题的出现。因为砭石市场较为混乱,泗滨砭石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所以不难解释砭石市场价格混乱,低价劣质“砭石”大量充斥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辨别,不要盲从。[扩展阅读:黑色砭石有假货,购买需谨慎]
[Page]
转引:消费者如何辨别砭石的真伪
据健康报记者了解,由于目前泗滨砭石的储量少,价值高,随着泗滨砭石、砭术事业的发展,假冒泗滨砭石的砭具纷纷上市,近两年来砭石伪品泛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很多商家为销售自家的砭石产品,以个人名义成立砭石检测中心,并以个别企业或个人名义出具“检测报告”和“成色标准”,特指某类或某种颜色的石头为“砭石”,进而取得谋财逐利的目的,各类混淆视听的砭石营销方法层出不穷。本报近日接到多个消费者针对砭石制品的消费咨询和投诉电话,向本报反映的内容多为因轻信商家宣传,购买所谓特定颜色或特定产地的“砭石”,在使用后无效果,或经相关部门鉴定为其他石材等上当受骗的现象。因“砭石”市场认知度不高,消费者无法单凭自己的经验辨别砭石的真假与真伪,进而为不法商家提供了机会,通过虚假宣传和滥订、修订所谓的“行业标准”、“成色”及“产地”欺骗消费者。为探究砭石这一神秘物质,揭开事情的来龙去脉,本报记者历时一个月,走访多家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困扰消费者的多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帮助消费者辨别和挑选砭石制品。
根据消费者反映的“砭石成色”、“砭石产地”、“砭石成因”、“砭石标准”等相关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矿业协会,据了解,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尚未对砭石行业制定或颁布相关行业标准,中国矿业协会也未对砭石的产地、成因、颜色等说法有较为明确定义。随后记者采访了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除在北京地区批准通过一家与砭石相关的医疗器械生产加工企业外,尚未批准其他砭石相关生产厂家关于加工砭石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那么砭石行业中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号称“正品砭石”的销售企业呢?“砭石成色”和“砭石产地”真如很多商家所说,是辨别砭石真假的依据吗?据中国矿业协会相关领导表示,“相同类别的石材肯定会有成色之分,例如大理石与花岗岩,都有成百上千种花色。但可以肯定的是,单靠颜色或花色的区别不能确定为某种石材。确定石材的辐射等级和类别还要看具体的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至于砭石成因,现在众说纷纭。具体成因有待考证,但肯定不是很多书中和其他地方所提到的说法。”同时矿业协会还表示,“天然石材没有绝对的产地区别,只有产量区别。相同类别的石材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可开采,只有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的成色或形状区别,成份大致相当。天然石材大多有辐射,使用不当,如装修、工艺品加工等会对人体有副作用。所以单靠一块石头的成色和产地来判定它的分类是不严谨不科学的,主要还应当看成分。”
据此记者要提醒消费者,砭石有区别于其他消费品,单靠普通消费者的经验难以辨别砭石真假。即便有砭石商贩宣称“假一赔万”,消费者也不要轻易相信。因为很多商贩对砭石的认知程度并不比消费者多,只是石材厂如此说,他们也便莫名自信,人云亦云罢了。石材厂之所以敢称“假一赔万”,是因为国家尚无制定砭石行业标准(目前国内只有北京泗滨砭石技术开发中心制定的企业标准),消费者若因此上当受骗,连申诉的依据都没有。据笔者观察,淘宝网上的假砭石较多,便宜得很,几十块钱一块(以灵壁石、大理石或花岗岩为主)。用珠宝鉴定证书或复印来的检测报告充数,因为正品砭石的结晶颗粒较小(0.03mm左右),手感细腻,价格略高。而对比笔者在淘宝某店铺购买的“砭石”,石面泛白,明显石质较硬、粗糙、结晶颗粒较大,很明显不是砭石。而店主本人却对砭石知识一问三不知,如若不知,何来“假一赔万”的承诺?因无知而无畏,因无畏而无德。这就是淘宝网砭石店铺的现状。
据本报记者随后采访的多位知名中医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处了解。据他们表示,砭石调理统称为砭术,是中国古老医术之一。汉朝时期失传至今,于上世纪90年代重新发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医学溯源。现代砭术调理于近十年开始复兴,诸多较正规的中医医院已采用砭石和砭术对患者开展调理,调理效果明显。据某位姓耿的老中医讲,“砭石并不指定为某一种石头,但因为作用于人体,所以对其中的成分要求较高。你问我黑色的石头、黄色的石头甚至是红色的石头是不是砭石,其实这些我也说不好。用来进行砭术调理的东西都可以叫做砭具,但不是所有的石头都适合作用于人体,砭石选择不好,会对身体有副作用。”对于回答记者“您如何买到可靠有保证的砭石器具”的问题时,她表示:“搞专业的人买砭石是不会听商家那些说法的,我们只会选地方买:选有医疗器械许可证的,选有检测报告的,选有知名度的大药店买。”
较后,本报记者提醒广大砭石消费者和使用者,在购买砭石制品时一定要注意辨别砭石真伪,在缺乏辨识经验的情况下,要看清商家出示的医疗器械许可证和检测报告,有些商家有些商家用珠宝鉴定证书和个人鉴定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切不可上当受骗。[扩展阅读:《探析砭石真相》、《专家解析:砭石选购"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