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功能砭板
是砭具中用途较多,使用手法较灵活的一种,故称之为多功能砭板。
1#多功能砭板(图1-1)
(1)、器械构造及规格:分为板头、板身、板尾三部分。
板头:略成圆形略方,用以颈项、头部、腋窝、掌心、足心部的刮擦法。
板身:分钝凹边和弓背边,循经行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钝凹边:用以颈项、头部、四肢和胁肋的刮法;
弓背边:用以刮背部、胸脘腹部、四肢、头部的刮法。
板尾:呈燕尾状分开,分为尖尾、钝尾和尾中凹。
尖尾:用于人体腧穴的刺法,十四经脉划法;
钝尾:用于人体腧穴的压法、划法;
尾中凹:用于指节、指间,手脚外廓等小边缘的刮、擦法。[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颈椎病医案]
2#多功能砭板(图1-2)
(1)、形状与1#多功能砭板相似,体稍小,板尾不分钝和尖,双尾平齐,功用是针对人体华佗夹脊施以划法、擦法而特制的。其他部位与多功能砭板使用方式相同。
3#多功能砭板形状与1#多功能砭板相似,不同的是体小,无尖尾,多用于儿童。
(2)常用操作方法:刮法、擦法、划法、温法、刺法、压法、拍法。
握法:握板时手臂放松,蓄力于腕部。施术时用手腕控制力度强弱。
扣握法:拇指扣住板头,小拇指扣住尾中凹;(图1-3)[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头痛医案]
藏指法:拇指抵住板身,于其余四指夹住板身。(图1-4)
刮法:用藏指法实施背部刮法;(图1-5)
拍法: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板尾,模仿手掌拍击的动作,皮肤表面应有针刺感;(图1-6)
刺法:握住板身,用尖尾刺(压)穴位。刺(压)处应有酸胀感。(图1-7)
2、砭砧(图2-1)
(1)、器械构造及规格:长9厘米,宽5.5厘米,厚2厘米。形状为长方体,共有六个面,八个钝角,八个棱角砭砧。分:阔面、端面、棱角、钝角。
阔面:用于温(守)法、叩法、拍法、擦法、震法;
端面:用于叩法、振法;
棱角:用于刮法、划法;
钝角:用于点压穴位和经脉划法。)[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中暑医案]
常用操作方法:叩法、拍法、擦法、刮法、划法
握法:
扣握法:拇指、中指扣住砭砧中下部。(图2-2)
(2)、操作手法图示:
拍法:用砭砧的阔面模仿手掌拍击的动作,皮肤表面应有针刺感。此法多用于肘窝部。(图2-3)
叩法:砭砧叩法用力较轻,多用于肩部。(图2-4)
温法:一般15-30分钟。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图2-5)
擦法: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指针旋转摩擦腹部。(图2-6)
3、砭尺(图3-1)
(1)、器械构造及规格:形如尺,长20厘米,宽3厘米,高1.5厘米。
常用操作方法:拍法、擦法、刮法。
握法:拇指与食指夹住砭尺中下部两侧,中指与无名指托住砭尺,手臂放松。(图3-2)
(2)、操作手法图示:
主要以拍法为主,施术时手臂放松,以手腕为轴,随砭尺重量自然下落。其他用法与砭砧相似。不同的是其形状薄、窄而长。着力点集中,作用于人体感觉较砭砧强烈。常用部位:腘窝部,肘部,肩部等。(图3-3)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慢性肠炎医案]
4、砭锥(图4-1)
(1)、器械构造及规格:直径3厘米,长8厘米。砭锥呈子弹状。锥体呈圆柱形,一端有尖角。分锥体、端面、锥尖。
锥体:用于擦法、滚法;
端面:用于叩法;
锥尖:主要用于全身点压,点刺腧穴,划法和拨法。
常用操作方法:压法、刺法、叩法、划法和拨法。[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腰痛医案]
握法:
执笔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锥体。(图4-2)
直握法:拇指与食指捏住锥体,手掌抵住锥尾部。(图4-3)
(2)、操作手法图示:
刺法:以患者耐受程度施术。(图4-4)
划法:沿着体表经络方向划动的一种方法。砭锥划法压力大,刺激强,在调畅经络、清热解毒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图4-5)
滚法:用手掌按住锥体,沿经络方向滚压。此法用于调和经络之气。(图4-6)
5、砭刺(图5-1)
(1)、器械构造及规格:直径0.85厘米,长7.5厘米,形状呈圆柱体一端有尖。
常用操作方法:刺法、划法。[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背痛医案]
握法:执笔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锥体。(图5-2)
(2)、操作手法:刺法。(图5-3)
临床用于全身穴位刺法;四肢经脉划法。临床常用于指趾部,面部、头部点刺及耳穴点拨。用法与砭锥相近,但主要用于面部、耳部刺穴。
6、砭三刺(图6-1)
(1)、器械构造及规格:直径0.85厘米,长7.5厘米,刺长0.6厘米,圆柱体一端有三齿。
常用操作方法:刺法。临床常用于头部,手指、脚趾等四肢局部。操作手法与砭刺相近,由于刺更尖锐针刺感觉较砭刺更强烈。[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胃痛医案]
握法:
执笔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锥体。(图6-2)
(2)、操作手法:刺法,划法。(图6-3)
7、砭排刺(图7-1)
(1)、器械构造及规格:长5.5厘米,宽3.5厘米,0.2厘米<厚<0.3厘米,刺长1厘米,刺间距0.35厘米。呈锯齿状,齿有七。[扩展阅读:砭石调理咳嗽医案]
常用操作方法:刺法、划法。
握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排刺。(图7-2)
(2)、操作手法:排刺齿部尖锐,施术时注意手要轻、速度快、动作灵巧。常用于四肢及体表皮肤循经刺法、刮法、局部守法。激发循经感传,从而促进经络脏腑气血流动。散表热,去热毒。(图7-3)
8、砭球(图8-1)
(1)、器械构造及规格:分超大号;大号;中号;小号。呈圆球状。大号;中号;小号砭球中有孔一般连接在一起用于头部、颈项、手腕、足踝等部位的滚法、温(守)法。
常用操作方法:压法、滚法、温(守)法。临床常将砭球加热用于背、手腕、足踝等部位的温(守)法、滚法、压法、或骨盆温法。
(2)、操作手法图示:
滚法、压法:如图8-2、图8-3所示,用手指按住砭球滚压手腕部17个穴位、足踝部16个穴位。佩戴4小时以上即称为温(守)法。[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落枕医案]
9、砭石梳(图9-1)
(1)、器械构造及规格:长10厘米,宽5厘米,厚1.1厘米,共十一齿。因形状像梳子故称为砭石梳。
常用操作方法:划法、刮法。梳齿常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经、络脉的划法。临床上可替代多功能砭板在额头部,颈肩部施刮法。手法温和循经而行,疏经通络。[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失眠医案]
握法:(图9-2)
(2)、操作手法:如图所示。(图9-3)
10、砭砣(图10-1)
(1)、器械构造及规格:砣面略凹,前宽后窄,砣背呈弓体。较长8.5厘米,较高5厘米。
常用操作方法:揉(擦)法、划法、温法。临床常将三种方法结合用于人体背部,胸胁腹部揉(擦)法、胸部划法。可替代捶式砭震器对体质瘦弱的患者或儿童进行背部治疗。[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感冒医案]
握法:手掌根部抵住砣面凹槽,四指扣住砭砣上端。(图10-2,图10-3)
(2)、操作手法:
揉(擦)法:以掌根部为着力点,转动手腕。依据患者承受能力施力。腹部揉(擦)法以神庭为中心,由内向外做顺时针旋转。(图10-4)
11、砭石灸盒(图11-1、图11-2)
(1)、器械构造及规格:小号:直径3厘米,厚1.5厘米。大号:直径5厘米,厚2厘米。灸盒中间有透孔,底部有井字格。
(2)、常用操作方法:温(灸)法。
加热方法:水加热、专用砭石电加热袋加热、理疗灯加热、艾绒加热等。
操作手法:将加热好的砭石灸盘放置于体表穴位。注意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之内,温度控制在60℃内,以免伤及体表肌肤,施治时可将外敷药、姜片、蒜末等放置在灸盘底部做隔物灸以提高临床疗效。[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脑血管病医案]
12、捶式砭震器(图12-1)
(1)、器械构造及规格:交流:220V,50HZ,15W。
常用操作方法:振法。临床常对人体肌层相对实厚部位进行治疗,已达到软坚散结的目的。使用时尤为注意体表骨性标志不能使用,腹部振法时妇女月经期,孕期禁用,宫内放置节育环禁用;心脏手术后及安装起搏器者,肩背部禁用。腰间盘膨出者腰部禁用;头项胸部禁用。[
扩展阅读:砭石调理腰扭伤医案]
(2)、操作手法:(图12-2)
13、砭磬(图13-1)
(1)、器具构造及规格:25公分磬,15公分磬。
常用操作手法:闻法、挝法。
(2)、操作方法:
闻法及挝法属于砭术十六法中的音乐疗法,即听与敲击之法,用于调节心境,舒缓压力。敲击频率较好与患者的脉搏一致。每次治疗一般10-15分钟,于砭术治疗前或砭术治疗后进行。注:有胸闷症兆的病人勿首先使用闻法及挝法。[扩展阅读:砭石调理关节炎医案]
14、砭石管(图14-1)
(1)、器具构造及规格:中空管状体,外径1.3厘米,长8.5厘米。
常用操作方法:拔法,灸法。
握法:执笔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锥体。
(2)、操作方法:
砭石管以一定力度贴于穴位,后迅速拔起,以祛寒温经。[扩展阅读:砭石调理偏头痛医案]
15、其他砭术辅助治疗用具:(图15-1、图15-2、图15-3)
二、操作十六法:
遵循“先轻后重,先缓后急,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原则。除特殊患者,砭具在使用前应加热至手感觉温不冷手为宜。[扩展阅读:砭术十六法]
三、注意事项:
操作前确保室内温度不能过低,保证在25-28℃之间。
操作前应检查砭具是否有破损,并及时更换。
施术者双手在操作前后应进行简单清理消毒,砭具应取小块医用卫生棉沾取医用酒精擦拭表面。
患者接受施治前做身心调整,如更换方便调理的服装,心态保持放松等。让患者不要对调理产生抵触和恐惧。
操作时应根据患者感应随时调整手法的轻重缓急。
患者过于疲劳、饥饿,不宜立即进行治疗;虚证过重者手法不宜过重,多用补法调治。
使用温法,灸法时注意温度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温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使温而不起燥。
妇女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腰,骶部禁术。
心胸有问题的患者勿首先使用挂磬和磬琴击法。
患者完成治疗后不宜立即离开,应较好取温开水一杯饮用,休息3-5分钟。并提醒患者近日注意休息,作息时间形成规律,切勿剧烈运动,注意保暖,不要贪凉受风。[扩展阅读:砭石疗法]